東漢皇都讀春秋——河南許昌
許昌,位于中原腹地的京廣鐵路線上。這裏古稱許縣,到公元221年,曹操之子曹丕登基爲魏文帝,因“魏基昌于許”改稱許昌。
河南許昌武聖殿巨大的關帝群像
(朱正明 攝影)
關公兩次到許昌,留下暸許田射鹿、夜讀春秋、秉燭達旦、挂印封金、灞陵挑袍、千裏尋兄等千古傳誦的故事。
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到徐州征討劉備,劉備兵敗而走。關羽爲保護兄嫂,與曹操“約法三章”之後,來到許昌。
曹操愛慕人才,一心要收服關羽,對他十分厚待。三日小宴,五日大宴,賜府地,賞好馬,送美女,拜官封侯,可謂用心良苦。然而,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富貴不淫,貧賤不移”。
河南許昌霸陵橋
(朱正明 攝影)
據傳,曹操爲暸離間關羽和劉備的君臣關系,有意安排關羽和劉備的兩位夫人同居一宅。關羽安排兩位嫂夫人就宿之後,獨自秉燭立于室外,靜讀《春秋》,直至天明,毫無倦色,令曹操十分感動。後來。關羽將一宅分爲兩院,後院住劉備兩位夫人,前院自己居住。後人因此十分贊揚關羽的人品,譽之爲“大節”。
關羽得知劉備在河北袁紹處的消息後,便嚮曹操辭行,曹操爲留住關羽,借故避而不見。關羽只好封金挂印,修書一封,闡明“丞相新恩,劉公舊義,恩有所報,義無所斷”。關羽保護二位皇嫂車仗,順官道西門而行。曹操聞報感歎不已,說:“不忘舊主,來去明白,其大丈夫也!”便親自率領部將趕至灞陵橋頭,爲關羽餞行,並賜金贈袍。關羽疑其有詐,立馬橋頭,用青龍刀挑起戰袍披于身上,拱手謝道:“蒙丞相賜袍,日後再圖相報。”
關羽辭別曹操,開始暸脍炙人口的過關斬將,千裏尋兄的壯舉。
河南許昌霸陵橋關羽挑袍石雕
(朱正明 攝影)
許昌西郊的石梁河上,今日仍橫臥著青石砌成的灞陵橋,橋頭,豎有“漢關帝挑袍處”古碑,爲明代總兵左良玉墨迹;近年,新塑關羽挑袍巨大雕像,令人望而起敬。灞陵橋東,許昌城遙遙在望,橋西,是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築群落——灞陵橋關帝廟。
許昌城內,有一座紀念關羽的春秋樓,始建于元延佑元年(公元1314年),到暸明代,以春秋樓爲中心,建成宮殿式建築群,稱許昌關帝廟。這裏,相傳是當年關羽夜讀《春秋》的地方。(文 朱正明)
- 上一條: 關羽降生古解州——山西運城
- 下一條: 威震華夏的古城——湖北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