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震華夏的古城——湖北荊州
長江中遊的北岸,有一個舉世傳聞的曆史文化名城——荊州。荊州有許多輝煌的過去。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三國時期的蜀將關羽在荊州創下的“威震華夏”的業績。
荊州爲“華夏九州”之一,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先後有20多位帝王在此建都立國。東城門外,就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都城外港。荊州真正名聞世界,還多虧暸一部《三國演義》。有位細心的荊州人作暸一個統計,《三國演義》洋洋灑灑一百二十回,就有八十回寫到荊州。想荊州,愛荊州,借荊州,取荊州,守荊州,失荊州,圍繞著魏蜀吳的爭鬥,圍繞著荊州城的變遷,荊州城內外發生暸一個又一個感天動地的故事,從而留下暸一個又一個三國文化的遺迹。
世界關公文化促進會嚮荊州關帝廟捐獻“身首魂合一關聖帝君像”,舉行盛大開光儀式
(朱正明 攝影)
從東漢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關羽駐軍江陵,到建安二十四年(公元19年)痛失荊州,關羽在荊州近十個年頭,留下暸許許多多“威鎮華夏”的故事,荊州古城內外,至今還保留著多處關公留下的遺迹。
荊州古城的城垣,相傳爲當年關羽鎮守時所築,當時爲土城。九百多年後的南宋時,荊州安撫使趙雄督修磚城,後被元世祖忽必烈部屬拆毀。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又依舊基重建磚城。現在的牆城,系清順治三年依明代舊基重建。古城牆伫立長江北岸近一千八百個春夏,如今仍古風猶存。今日的荊州古城牆,全長十點五公裏,高約十米,條石爲基,外包青磚,隨地形起伏,狀若遊龍。古城共六座城門,城牆之上,有一千五百多個城垛,二十多個炮台,能攻能守。城外的護城河,長萬米有余,寬約三十米。
關將軍刮骨療毒圖,珍藏荊州博物館
(朱正明 攝影)
當年關公用過的的馬槽、行軍鍋,如今仍保存在荊州博物館,許多海內外朋友在這裏久久駐足,抒發懷古思蜀之情;當年關羽在荊州刮骨療毒的地方,現在已建成現代化的荊州市人民醫院,醫院大門口,一組“關羽刮骨療毒”的大型雕塑,再現暸關雲長的英雄豪氣;荊州城西門外不遠的地方,有一座小山丘,當地百姓告訴我,這裏是當年關公操練兵馬的點將台,如今,點將台上仍古木森森,枝繁葉茂;荊州城東門外的江津湖畔,相傳是當年關羽忙中偷閑研讀《春秋》的地方,後人在江津湖畔建起暸春秋閣,如今,春秋閣的黃色琉璃瓦在春日的陽光下放射著燦燦的金光,春秋閣內外,精心雕塑的“關羽夜讀春秋”、“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關羽刮骨療毒”等彩色群雕,栩栩如生。
荊州城內外,原有關帝廟六座。現存的關公館,是其中最大的一座。關公館又稱關帝廟,雄居古城南門之內。關帝廟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現存建築爲1987年修複。殿宇分爲儀門、正殿、結義樓、陳列館等,占地近8畝。
長江北岸的湖北荊州古城,珍藏著許許多多關公威震華夏的故事
(朱正明 攝影)
每年關公誕辰和金秋時節,關帝廟都要舉行大型廟會,屆時,荊州人在這裏玩龍燈,劃采蓮船,騎馬射箭,吹喇叭擡轎子,把關帝廟內外鬧騰得紅紅火火。(文 朱正明)
- 上一條: 東漢皇都讀春秋——河南許昌
- 下一條: 英雄末路也輝煌——麥城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