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明:走遍天下訪關聖
香港《文匯報》2017年2月13日用整版篇幅,報道了文化學者朱正明走遍天下訪關公的事跡——
30年踏40餘國,行程55萬公里,內地關公文化學者朱正明尋遍山川河嶽間的所有關帝廟,足跡遍佈亞、美、非、歐、大洋洲五大洲。從開蒙之時聽三國故事立志做像關羽一樣頂天立地之人,到近而立之年確定人生目標,帶着鏡頭和筆頭走遍世界尋訪傳播關帝文化,2016年朱正明用22萬字,530幅圖片,136個章節,將尋訪關帝文化的故事濃縮於再版的《走遍天下訪關聖》。新年伊始,這位全球首屈一指的關公文化學者的尋訪腳步仍在繼續。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俞鯤
新西兰中国城大堂供奉的关帝像(朱正明摄影)
民間所供奉的「關公」被台灣信徒奉為「恩主」,在亞洲地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等國家,甚至美國、英國的華人區域,關公的信仰也相當盛行,華僑在海外從商者眾多,因此對作為武財神的關公多加崇祀。
■8歲當陽關陵親密接觸關老爺
朱正明生在湖北省當陽市,湖北是歷史上與關公關係最為密切的地區,湖北荊州是關羽鎮守之地,關雲長的故事在荊州無人不知,這位被後人信奉為「忠義仁勇誠信」化身的關聖大帝,是朱正明兒時的偶像。而關羽死後頭顱葬於洛陽南門外,身體葬於當陽,「做人就要做關老爺這樣頂天立地的大男人」,這一志願在朱正明幼時,坐在母親工作的茶館裡聽《三國演義》評書時就已埋下。
上世紀60年代中期,朱正明跟隨父親第一次走進當陽關陵。「穿過一重又一重殿堂,在中軸線的盡頭有一個山丘一般的大墓,一條狹窄的墓道直通到墓室中央」,父親牽着朱正明的手,慢慢進入墓室--在蒼穹般的墓室頂上,懸着四根鐵鏈,托着一個巨大的黑乎乎的棺木,四周有幾口大缸,亮着忽閃忽閃的長明燈,莊重而神秘。那是8歲的朱正明與關老爺的第一次親密接觸,被守墓人稱為「走進關爺爺墓室的年齡最小膽子最大的孩子」,朱正明當時用左手食指在棺槨上輕輕摳了一下,感覺是堅硬如鐵,後來回想,那應該是史書記載的金絲楠木。那次「親密接觸」後「文革」爆發,當陽人為了保護英雄的陵墓,堵塞了墓道,之後再也沒有打開。這段經歷後來被他在關帝文化盛會上分享,吸引了眾多信奉關公文化的海外同胞爭相與他的左手食指握手。
■定信念尋訪關帝廟人生目標
成年後的朱正明崇尚文藝、熱愛攝影,對攝影的理解從「卡嚓定格」昇華到「用光畫畫」後,關注中華傳統文化的他在1986年確定了自己的人生主攻方向:立足中原,走遍中國,面向世界,以「中華關帝文化」為主題創作攝影、散文。
為尋訪世界關帝文化,33年來,朱正明訪遍中國內地,港澳台,遠涉東亞、南亞、美洲、非洲、歐洲,結交了世界各地了解熱愛關注關公文化的朋友。先後出版了《尋訪三國故地》、《中國關帝文化尋蹤》、《關公聖跡》、《世界關帝文化》等畫冊專著,在美國、日本、新加坡、台灣、澳門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世界關帝文化攝影展」、「世界關帝聖像展覽」。
台湾中华关圣帝君弘道协会三任总会长吴朝煌(右二)、郭有智(右一)、陈展松(右三)与大陆文化学者朱正明紧紧握手
朱正明稱,走的路越遠,對中華民族的情越濃,對關帝文化的緣越深,他總結道,關聖帝君,已成為中華民族「忠義仁勇誠信」的道德偶像,關帝文化,已成為聯結海內外華人的精神紐帶。多年來,朱正明陪同海內外眾多好友,在山西、河北、河南、湖北、新疆、西藏乃至海外捐款捐物,為全球關帝文化建設作貢獻,如今,關帝文化已成為中華大地、港澳台地區對外交流的「中華文化品牌」。
■華人先賢供關公寄思歸根
塔斯马尼亚女皇博物馆关帝庙供奉的关公(朱正明摄影)
2015年11月,朱正明在「世界盡頭」澳洲最南端塔斯馬尼亞島上的維多利亞女皇博物館發現了一座關帝廟,廟裡珍藏着華人早年淘金創業時的關帝廟香爐、楹聯,匾額、木雕,更有端坐在金色神龕中的關老爺。赴大洋洲之前,朱正明了解到,遠在南太平洋的新西蘭還沒有建立關帝廟,朱正明精選一尊關帝像贈送給新西蘭湖北商業總會,祝福新西蘭華人華僑四季平安,和諧發展。至此,朱正明「走遍五洲尋訪傳播關帝文化」的世界夢終於圓滿。
尋訪關帝廟的過程,讓朱正明認識到關帝是海外華人先賢寄思歸根所在南墨爾本的四邑會館始建於清朝咸豐六年(1856年),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該會館整修一新,裝飾金碧輝煌,堂內中軸為關帝神龕。在該關帝廟中堂右側宴殿,安放着8,000多位華人牌位,是當年採金華工和各路華商在遠離故土時,懷揣關帝香火赴澳洲淘金,即將離別人世之際,囑咐子女把自己的牌位擺放在關帝廟。華人先賢將安眠於關帝身旁比作歸於故土,生時追隨關公忠義精神,死後依傍關帝慈善神靈,後人囑託一再傳承,朱正明駐足在林立靈牌前,潸然落淚。
在中國內地、港澳台、海外各地有數以萬計的關帝殿堂,僅台灣就有600多座。隨着關帝文化的傳播,世界各地由關帝文化發起的社團組織如雨後春筍,每年初夏和金秋時節,中國內地舉辦聲勢浩大的關公文化節或國際朝聖大典、關公文化論壇,以聯絡海內外華人情感,促進當地經濟文化振興社會和諧。
1989年金秋,時任當陽任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台辦主任的朱正明作為負責人接待了由台灣台中聖壽宮主持張子清率領的朝拜團。朱正明回憶,20餘人在從當陽古城駛向關帝陵的大巴車上,齊聲唱起《恩主公救世感恩歌》,在為關帝誦讀祝詞時,張子清主持和多位朱已記不清姓名的台灣朋友,凝望着關帝聖像,兩眼噙滿淚水。台灣同胞虔誠的朝聖場面,令朱正明肅然起敬。「台灣同胞對關帝文化的認同度相高」,2016年5月,朱正明赴台灣一周尋訪考察;10月,再入台半月,尋訪了台灣地區20餘個關帝廟。在台北,朱正明向王金平先生贈送他的專著《走遍天下訪關聖》,王金平說:「關公精神閃耀着人性的光輝!」
■恢復非洲大陸第一家關帝廟
图:朱正明在非洲加納向當地學生贈送關公唐卡,推廣關帝文化(胡海摄影)
1988年成為中國國家攝影師的朱正明以攝影師視角,定格了關公像在全世界各地的剪影。越南首府、韓國首爾、日本橫濱、泰國曼谷、美國舊金山、紐約、非洲毛里求斯、莫桑比克......每到訪一處因關帝文化交流增添的親切感和一次次新發現鼓勵着朱正明繼續前行,不僅傳播關帝文化,也為關帝文化的研究增添了詳實的實地史料。他在進入非洲莫桑比克國家博物館地下室時,發現了一座清代時期的關帝廟神龕,經過多次交涉,關老爺在莫桑比克國家藝術館靜靜端坐了36年以後,在2011年夏天,由當地政府歸還給了華僑協會,慈善威嚴的關老爺,在當地華人和黑人朋友的簇擁下,在轟隆的鞭炮聲中,重新回到了馬普托關帝廟!在非洲大陸的廣袤土地上,又點燃了神聖溫馨的「忠義」香火!
21世紀初,朱正明先後七次走進非洲,到訪10多個非洲國家,在非洲獲得關帝文化的信息令他異常興奮。南非中部的金伯利有一家關帝廟;離非洲大陸不遠的馬達加斯加有兩座關帝廟,與中華會館建在一起。2013年10月,中國駐塞舌爾大使館與塞舌爾華人聯合會舉辦儀式,籌資重建關帝廟,時任大使的史忠俊在募捐儀式上稱,關帝廟是凝聚塞舌爾華人社會的紐帶,關帝廟的一樑一柱、一磚一瓦都見證過華社的興盛,鐫刻着華人的時代以重建關帝廟是重築華人社會的輝煌,是每一個華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促成重建世界最高關帝廟
图: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關帝廟銅瓦之上,捐資方瀋陽德源集團崔玉晶董事長(右四)和建設者們一片歡騰(袁藏攝影)
與史忠俊大使的想法不謀而合,朱正明為珠穆朗瑪峰上的關帝廟重建工作奔走多年。1995年,朱正明着手出版《中國關帝文化尋蹤》大型畫冊,可畫冊未曾添一處西藏地區的關帝蹤跡,朱正明決定飛往雪域高地尋個究竟。
在拉薩城內的巴瑪熱山上坐落着紅牆綠瓦的關帝大廟,讓朱正明大為震驚的是,這座始建於清朝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的聖城關帝大廟內竟然沒有關老爺像!朱正明當即拿出兩個月的薪水捐給廟裡,並寫下《捐贈書》號召海內外朋友捐贈修復拉薩關帝廟。再後來,由朱正明主筆的《飛越喜馬拉雅》、《在青藏高原尋訪關帝文化》等文章引起海內外關注,幾年後國家撥款數百萬元,動工修復拉薩關帝廟。
2009年,朱正明為尋找世界最高關帝廟遺址再次入藏,在時任中央統戰部副部長胡德平和湖北省政協主席楊松的幫助下,2013年重建珠穆朗瑪峰關帝廟的紅頭文件下發,於西藏定日縣崗嘎山頭的世界最高關帝廟重建工作啟動。中間幾多辛酸難以概述,朱正明的堅持,是珠穆朗瑪峰關帝廟這一藏漢多民族共同抵禦外侵見證、當時達賴、班禪兩大宗教領袖團結象徵、西藏嶄新名片重築的關鍵。
■亲朋相助 推廣關帝文化
朱正明父子乘直升机航拍南太平洋风情(胡海摄影)
朱正明先生近影(周大春摄影)
朱正明「鍾情關公文化」廣為人知,到訪香港十餘次的朱正明在朋友的幫助下,發現1,100多平方公里的香港遍佈多處關帝廟,包括有着120年歷史,位於九龍深水埗海灘街與界限街交接的深水埗武帝廟,沙頭角南涌協天宮,蓮麻坑關帝宮,在荔枝窩、大埔樟樹灘、荃灣、長洲、元朗等地都有關帝像。朱正明的好友、香港大明集團董明光更慷慨捐助逾2億港幣,初步選址在元朗興建一座全港最大的關帝廟。
朱正明的兒子朱墨在新加坡求學期間,專程在新加坡當地尋訪關帝廟,拍照傳給父親。朱正明希望關公文化能得以傳承,在其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兒子朱墨對關公文化產生濃厚興趣。2007年早春,「世界關公文化網」(www.guangong.hk)上線,朱墨作為網站編輯協助朱正明搜羅更新全球關帝文化大事件。
世界各地獨具特色的關帝廟建築令朱正明神往,2017年朱正明將再次前往非洲塞舌爾、馬達加斯加、印度洋西北留尼旺、美洲古巴尋訪。10月將出席在夏威夷舉辦的全球關帝文化盛會、在印尼召開的來自100餘國世界關氏宗親總年會。每到訪一處,朱正明就會贈送自己所著的《走遍天下訪關聖》,通過海內外朋友將關公文化傳遞,朱正明自費將該書郵寄給台灣、內地各大省級圖書館和高校,希望關帝文化能在後世的文字傳記中仍有流傳。
- 上一條: 陸樹銘:用關公精神感化更多的人
- 下一條: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