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偉展新疆辦《武聖關公書畫展》
據5月31日《新疆經濟報》報道(記者劉俊佑):故鄉意味著什麽?是壹個人生活過的壹個地方,是曾經的駐足地,是留下很多記憶的地方,是這塊土地上特有的壹種味道,還是壹種濃得化不開的鄉情?
對中國著名軍旅書畫家金偉展來說,這些似乎都有,但似乎又無法說得清楚,唯壹能讓他對第二故鄉新疆表達情思的還是在新疆軍墾美術館展出的《武聖關公文化》作品展。
金偉展是從新疆走出去的書畫名家,回族,他有不少頭銜: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聯合國世界文化藝術發展基金會書畫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紫光閣名人書畫院名譽院長、中國沫若書畫院副院長。他擅長人物、山水畫,兼攻行草書法,戎馬生涯幾十年,長期從事部隊文化宣傳教育工作。
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從金偉展的童年開始的。那時家裏條件差,喜歡畫畫的金偉展就在地上畫,在紙片上畫。爲了給自己創造繪畫的機會,他專門進了印刷廠,那裏不僅有豐富的紙張,更讓他得心應手的是經常能壹展他美術字的才華。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金偉展壹身戎裝來到新疆,在部隊裏曆練,成長,十年的部隊生活給他留下了很多難忘的記憶,比如:新疆的雪山,新疆的物産,新疆的人文、新疆的多元文化,他覺得這些都非常適合用畫筆來表現,于是,他努力尋找壹切機會開始畫速寫,給《解放軍報》等媒體畫插圖、投稿,畫面上有人、有景,有反映部隊生活的、有表現時代主題的。
那壹時期,他創作了大量跟新疆有關的速寫作品,尤其是新疆的山水和人物速寫,在部隊引起反響。現在回想起來,金偉展都覺得,沒有在新疆的生活經曆,沒有對新疆的深刻理解和熱愛,他怎麽也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因此,在很多場合,在全國各地舉辦的很多展覽上,他都驕傲地說:“我永遠都忘不了新疆的奶茶,新疆的氈房,新疆可親可愛的各族群衆和他們憨厚樸實的笑臉,新疆永遠是我的第二故鄉。”
真正讓金偉展成名的還是關公。金偉展畫關公是有原因的。
除了小時候奠定的基礎外,金偉展在空余時間外出采風時發現,南方等很多城市都有關公的塑像,有銅的,有陶瓷的,有鋁合金的,唯獨很少能看到畫關公的畫作,他覺得似乎有些遺憾,就想著能進行些嘗試,但很快,金偉展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因爲那時他對關公並沒有多少了解。經過反複的徘徊思考,金偉展下定決心,給自己明確定了位:就從零開始了解關公,畫關公。
了解關公比畫關公更費神,費精力,費體力。爲了全面精准地刻畫好關公這個人物形象,做到形、神、氣兼備,金偉展壹遍遍看《三國演義》,查史料,找過去的照片,又不斷走訪關公的傳人及後人,了解關公的生平事迹、成長環境以及曆史背景,慢慢地,“武聖”關公的形象開始豐滿,對關公的內心世界也能很好地把握了,金偉展開始用畫筆表現,從單幅的供奉型關公到大尺幅的靜態的關公,再到動態的馬上激戰的關公,金偉展畫得酣暢淋漓,他覺得這些畫作至少把關公講誠講義的人物特性給畫了出來。
光畫關公還不行,還要讓關公騎的馬也要與整個畫面相匹配,要畫出那種氣勢,于是,金偉展又開始了解馬文化,了解馬的喜怒哀樂。日積月累中,《武聖帝君》、《馬到成功》、《桃園三結義》、《忠義千秋》、《單刀赴會》、《三英戰呂布》、《義釋曹操》、《千裏走單騎》、《文韬武略》等系列關羽佳作不斷問世,畫面上,關公或者策馬橫刀,戰馬咆哮,大刀飛舞,馳騁疆場,征戰群雄。或虎眉鳳目,雄偉狀雅;或戰袍铠甲,主帥軍中,英姿飒爽,端坐廟堂,壯嚴肅穆,栩栩如生。
金偉展說,現在展出的這些作品在內地幾乎都展過,這壹次來新疆,主要是故地重遊,尋訪舊時的記憶,用作品回報家鄉父老,他期待今後能常回家鄉看看,力爭創作壹批反映新疆題材的畫作。
- 上一條: 汪國新詩書畫院落成感懷
- 下一條: 記者眼中的河南許昌關帝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