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之四:錫伯族的關帝情緣
世界關公文化網按:天山,橫亙於中國大西北的新疆境內,莽莽蒼蒼五千里,雪峰高聳,大氣磅礴。天山南北的廣袤土地上,繁衍生活著維吾爾族、漢族、回族、錫伯族等勤勞善良的人民,且傳承著源遠流長的中華關帝文化。
中國攝影家、湖北省委統戰部非洲商會秘書長、世界關公文化促進會副會長朱正明不辭辛勞,遠赴新疆天山各地,尋訪拍攝天山關帝文化風情。現陸續發表,敬請海內外鍾情關帝文化的各界朋友分享。
天山延伸到數千裏外的中國西部邊陲,環抱著一片美麗富饒的伊黎河穀。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就坐落在伊黎河南岸。
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被天山雪峰環繞,坐落伊黎河谷平原
錫伯族民俗風情園內,展示著錫伯族民眾敬奉關公的悠久歷史
錫伯族民俗風情園,珍藏著錫伯族《三國演義》手抄本
錫伯族保存較完好的納達齊牛錄關帝廟
納達齊牛錄關帝廟壁畫
納達齊牛錄關帝廟關公神龕內的二龍戲圖案
錫伯族信奉關公始于清初。史料載,清太祖努爾哈赤對《三國演義》愛不釋卷,三國故事在滿洲貴族流行甚廣。入關之後,凡清朝統治地區,都普遍建起關帝廟。隨著清朝皇帝們御賜關公到了至高無上的神聖地位,關帝逐漸融入錫伯族民眾的日常生活。關公英勇剛強的性格,義重如山的品德以及桃園兄弟生死不渝的情誼,使錫伯族人民視關公為大英雄,推崇備至。
在錫伯民俗風情園,錫伯族姑娘吳曉敏向我們講述了錫伯族西遷的豪壯歷史——十八世紀中葉,清政府平定新疆準噶爾貴族叛亂後,於1762年在伊犁設立“總管伊犁等處將軍”,管轄新疆。數十年的戰亂,伊犁人民流離失所,土地荒蕪,牧場空曠,邊防空虛,沙俄窺伺,向東擴張,警報頻傳。清朝政府深感憂慮,調遷英勇善戰並懂得農牧技術的錫伯人西遷伊犁。
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清政府在瀋陽等地徵調錫伯官兵,連同眷屬共5000余人西遷新疆伊犁戍邊,這是錫伯族歷史上的大事件,也是錫伯人遠離故土的生離死別!錫伯官兵和家眷懷著對朝廷的無限忠誠,踏上西去的征途。他們歷盡千辛萬苦,歷時一年三個月,終於到達新疆伊犁,組建錫伯八旗八牛錄,開墾荒地,搭建家園,擔負起保衛邊陲安寧的重任。
無論在東北故土,還是西域新疆,凡錫伯族聚居的地區,都建有關帝廟。今天,在新疆錫伯族居住地,還流傳著關公救助錫伯兵的民間傳說:據《錫伯族歷史與文化》記載,錫伯營總管鄂爾古倫奉命率800名錫伯騎兵赴南疆與叛軍作戰。在大戰中,士兵看到一位大紅臉,身著紅戰袍,手提青龍大刀,在千軍萬馬中東殺西砍,殺得叛軍抱頭逃竄。從此,伊犁錫伯營八旗八牛錄都建造了關帝廟。現存納達齊、孫紮齊、依達齊、烏珠牛錄四處關帝廟遺址,都是新疆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聽說走遍世界尋訪關帝文化的朱正明先生來到了伊黎河穀,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文物局負責人安素、文化廣播電視局副局長永富良、伊寧市僑聯主席安靜等特地帶著朱正明考察了現存的四家關帝廟。
納達齊牛錄關帝廟位於縣城東2公里,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這是中國最西部保存較為完整的關帝廟宇。廟殿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占地面積2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00平方米,廟堂系土木結構單體建築,廟內原供奉關帝坐像,左右兩則關平周倉侍立,現塑像已不存,只留下空空神龕。神龕背景屏風繪製“火龍戲珠”,神龕兩側繪“蘇武牧羊”、“東方朔偷桃”壁畫,仍清晰可見。正殿東西兩壁上,繪製三國演義壁畫24幅,有“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夜讀春秋”、“千里走單騎”、“單刀赴會”等,且每幅畫面右上方都有錫伯文說明。這些繪畫均出自錫伯族民間藝人之手。關帝廟完好時,錫伯族民眾每年兩次祭祀關公,一是農曆五月十三日祭關公單刀赴會,再是六月二十四日紀念關公誕辰。
孫紮齊關帝廟位於縣城西5公里,始建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坐北朝南,原有照壁、山門、鼓樓、東西配殿、大殿組成,占地3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在土地改革和文革期間遭到破壞,現僅存大殿。大殿建造在2米多高的土台基上。登上土台,見廟殿門窗已蕩然無存。廟內樑柱尚在,神龕不知去向,東面牆壁大洞直達屋簷,樑柱漆皮已完全脫落。正面樑柱上,懸掛著“孫紮齊牛錄關帝廟、新疆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的匾牌。土台之下不遠處,就是孫紮齊錫伯民眾的村落。
依拉齊牛錄關帝廟位於縣城西30公里的愛新舍裏鎮依拉齊牛錄村北,建于清嘉慶五年(1800年)。依拉齊牛錄關帝廟坐南朝北,原建築由照壁、山門、東西配殿、忠義樓、巴爾紮廟等組成。現唯有關帝廟大殿矗立于荒野,殿門緊閉,廟牆磚瓦脫落,房檐上精美的磚雕,訴說著廟殿曾經的輝煌。
烏珠牛錄關帝廟位於縣城西32公里的愛新舍裏鎮烏珠牛錄村,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這裏原是一片坐北朝南的建築群,由照壁、山門、東西配殿、大殿等組成。1952年“破四舊”運動中,除大殿外,其餘建築均已拆除。大殿坐北朝南,只留下木質框架,孤零零地聳立在學校旁邊的白楊林中。
孫紮齊牛錄關帝廟遺址
孫紮齊牛錄關帝廟精美磚雕
攝影家朱正明向錫伯族民眾講述世界關帝文化
朱正明先生向錫伯族民眾贈送《世界關帝文化》畫冊和關公文化資料。左三為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文物局負責人安素(錫伯族),右四為錫伯族自治縣文化廣播影視局副局長永富良(錫伯族),右為伊寧市僑聯主席安靜
依拉齊牛錄關帝廟遺址
烏珠牛錄關帝廟遺址
朱正明向伊寧市政府辦公室黨委書記蘇娉(中)、市委統戰部副部長陳胤輝(左)贈送關公唐卡
在察布查爾各地,攝影家朱正明向錫伯民眾贈送了《世界關帝文化》大型畫冊、世界關帝聖像、西藏關公唐卡等珍貴文化禮品。
察布查爾縣文物局長安泰(錫伯族)向朱正明透露了一個好消息:經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關部門,已經決定,2013年4月開始對納達齊牛錄關帝廟進行修復,加固殿牆,殿頂掛瓦,彩繪棟樑。安泰還透露。政府只幫助恢復廟殿,而關帝、關平、周倉塑像,卻還要錫伯族自己籌集資金,文物局一下子難於支付。說來也巧,就在此時,朱正明接到數千裏外的瀋陽德源集團董事長崔女士的問候電話。朱正明當即向崔女士講述了納達齊關帝廟即將修復但沒有神像的訊息。崔女士在電話中承諾:“這組老爺像我幫助做好,用銅鑄彩繪的高標準做好,請錫伯族的朋友們放心!”
是緣分嗎?數千裏外的一個電話,把錫伯族西遷的起點和終點連接在了一起!
又讯:中国新闻社、新华社、人民网、中国网、中国青年、21CN、东方早报、重庆晨报、黑龙江新闻、吉林新闻、辽宁新闻、北京、上海、河南、湖北、江苏、广东、新疆、搜狐、百度、新浪、网易等数十家媒体转发了新疆天山关帝文化的通讯,题为《关帝研究专家朱正明新疆天山访关公》,顺致深深的感谢!
- 上一條: 天山之一:關帝大廟屹立天山之巔
- 下一條: 天山之五:大漠胡楊塑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