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京城奇觀:歷代帝王廟聳立關帝殿堂
京城著名的歷代帝王廟,位於中南海西側不遠處的阜成門內大街。進入帝王廟,眼前是紫禁城般的宏偉建築,處處顯示著皇家風範般的威嚴。我的腦海,卻始終縈繞著幾個大問號:
在北京景山之上俯瞰故宮
帝王廟內,諸位歷代皇上只立了一個小小的牌位,而唯獨關公不但有塑像,還單獨設立廟殿?
民間的關老爺都是紅臉,帝王廟裏的關老爺為什麼是金色?
是哪位皇帝爺爺在帝王廟建造了關帝廟……?
歷代帝王廟關帝殿
我們知道,帝王們自古就有祭祀祖先的規制。三皇被視為華夏祖先,被歷代帝王景仰;前代帝王,是後代的榜樣,也要祭祀。
中國歷史上設立帝王廟,早在明朝之前。唐天寶年間,玄宗就在京城長安為三皇、五帝、周武王、漢高祖分別建廟祭祀。帝王廟冠以“歷代”二字,則是朱元璋在明朝初年創建的。負責修復歷代帝王廟的許偉教授告訴我,朱元璋在南京建歷代帝王廟,與當時政治局勢和民族關係有關。朱元璋以“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為口號建立明朝之後,如何穩定大局,緩解矛盾,形成共識,中華帝系與元朝相互關係,都成為不容回避的問題。朱元璋的睿智在於,他以文化祭祀為切入點,在南京創建歷代帝王廟,集中入祀三皇五帝和夏禹王、商湯王、周武王、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和元世祖忽必烈,既體現了華夏、漢民族大一統王朝開國帝王的主體地位,也認可元朝為中華正統,讓忽必烈同享崇祀,對緩解漢蒙矛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朱元璋崇祀的歷代帝王,都是統一天下的開創之主,即正統王朝的開國帝王,故入祀元世祖忽必烈是適宜的。但是,沒有入祀秦始皇、晉武帝和隋文帝,是因為“功德有愧”。朱元璋第一次用廟宇祭祀的形式,彰顯了中華一統帝系的歷史傳承,也體現了對蒙元王朝的民族包容。
新近恢復的前門關帝廟大殿
明永樂皇帝遷都北京後,決定在京城新建歷代帝王廟,嘉靖十一年(1532年)在阜成門內大街建成。與南京不同,北京歷代帝王廟只設神位不立塑像。
縱觀明清兩朝,乾隆皇帝對歷代帝王廟貢獻卓越。他25到75歲穩居皇位,曾6次親臨歷代帝王廟祭祀,10多次為帝王廟頒佈諭旨。乾隆認為,歷經百世之後,曆朝帝王到頭來都是一個亡國的結局,就像房屋變成廢墟一樣。祭祀歷代帝王,無形中得到告誡和警惕。乾隆明確提出,對帝王不要盲目崇拜,因為在他們身上,值得效法的成功之道和引以為戒的失誤教訓都有,祭祀歷代帝王的本意,就是獲得這種感悟和啟示。
北京中軸線上新近恢復的景山關帝廟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確定祭祀18位帝王,清朝順治皇帝定都北京後確定為25位。乾隆幾經調整,最後將祭祀帝王確定為188位。從明嘉靖十一年至清末的380年間,北京歷代帝王廟共舉行662次祭祀大典。
景山關帝廟的卡通關公
關帝廟位於歷代帝王廟西南,形成“廟中廟”奇觀。關公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歷史人物之一,在華人信仰中地位崇高。民間敬仰他,把他供奉在家,或供奉在店鋪,視為保護神、財神。儒家敬仰他,把他奉為與文聖孔子齊名的武聖。佛家敬仰他,奉為“伽藍佛”。道家敬仰他,尊封為“天尊”、“大帝”。歷代帝王敬仰他,封他為侯為公為王為帝,敬他為神為聖。
懷柔關公廟大殿
歷史上,關公畢竟只是劉備門下的一位將軍,為什麼在歷代帝王廟單獨建立關帝廟?經實地考察並查閱大量資料,基本明白:關西曆來被官府民間奉為保護神,在帝王廟建築群建關帝廟,是借助忠義仁勇的關帝來鎮惡辟邪,護衛先帝萬民。還有,關公曾被眾多皇帝尊崇為帝聖,若按功臣名將的身份排位,把關帝供奉在東西配殿顯得待遇不公;若按帝王身份供在大殿,又有點於禮不合,只有為關老爺單獨建廟。為此,西配殿中的武將只有39位,比東配殿的文臣少了一位,這一位也許正是關公。
新近恢復的北京居庸關長城關帝殿
帝王廟裏敬奉的關公,不是通常的紅臉,而是金面;既沒有手握青龍偃月刀,也沒有捧讀《春秋》,而是頭戴王冠冕旒,雙手持牙笏。這又是為什麼?我想,關公在我老家玉泉山顯聖成佛,佛的象徵就是金臉。關公在清乾隆年間被封賜為“協天大帝護國明王佛”,既然成佛,則為金身。所以金身金臉,頭頂帝王冕就合乎邏輯了。還有,關公是道教的神仙,他在宋朝被封為“忠惠公”、“義勇武安王”,在元朝封為“護國崇寧真君”。“真君”是人神之分野,作為道教神仙,關公塑成金臉也是理所當然。
據資料載,京城金面關帝,除歷代帝王廟外,還有前門關帝廟,此廟建於明永樂八年,相傳明世宗嘉靖皇帝在禁內供奉了金面關帝一尊,後來感覺神像太小,命人重制一尊供奉。但原有的金面關公已受百年香火,棄之恐有不吉,便賜給了前門關帝廟。該廟香火旺盛,可惜上世紀70年代修建地鐵時拆除了。
中國人民大學舉辦國際關公文化論壇,哲學院何建明博士(左二)向朱正明贈送新著《關帝藏》。右一為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創新發展文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銀城,右二為法國遠東學院研究院範華Patrice Fava,左一為國際洪門慈善總會榮譽總會長黃瑞蓉
歷代帝王廟裏的關帝殿,究竟是哪位皇帝建造的呢?搜索明代文獻,沒有發現記載。關帝廟所在的位置,是“具服殿”,也就是皇帝祭祀歷代帝王時更衣休息之處。在《大清會典》中,歷代帝王廟圖上,西小院的位置則標注“關帝廟”,而皇帝更衣休息室搬到了景德門外的“禦幄”。《大清會典》是清代嘉慶年間編纂的史籍。按此推測,關帝廟應該在乾隆末期就有了。
歷代帝王廟開放以來,吸引了海內外許多香客前來拜祭關公,因為大家相信,既然它的地位是最尊崇的,那麼它的香火也就是最靈驗的。
法國遠東學院研究院範華Patrice Fava在居庸關關帝殿參拜
帝王廟內的關帝殿,是一個單獨院落,迎門就是正殿,中間供奉著金面關帝,神龕兩旁有一對楹聯:功高當世允文允武;德波生民乃聖乃神。再兩旁,是關平、周倉的立像。正殿左側的配殿,正在舉辦關公文化展覽。大部分照片,都是從世界關公文化網站下載的圖片。正中的關老爺,是北京關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製作的“身首魂合一”關帝像。
歷代帝王廟景德崇聖大殿,是全廟的經典建築,明嘉靖帝建廟時,使用了珍貴的金絲楠木立柱,今天仍是絕世之作。乾隆帝把殿頂更換為黃色琉璃瓦,施用金龍合璽彩畫,把規格提高到“幹清宮”“奉先殿”級,顯得更加豪華凝重。雍正、乾隆帝的四座禦碑,分列在大殿兩側,東西配殿烘托著主體大殿,更是氣勢恢弘,蔚為壯觀。整座廟宇高低錯落有致,前後層次分明,處處顯示著皇家廟宇的風範。東西配殿的文武名臣中,三國名臣只收入三人,均屬蜀漢。諸葛亮自然不成問題,他是難得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名臣。趙子龍在當陽長阪坡孤身救阿斗,被民間傳頌千百年,也深得統治者歡心,使得趙子龍在三國戰將中脫穎而出,獲享入祀帝王廟的榮光。關公不僅入祀,還單獨建廟並塑金身,令歷代帝王們也驚羨不已!
在居庸關長城關王廟前,海內外嘉賓打出“走遍天涯訪關公”的條幅
歷代帝王廟占地18000平方米,是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歷史見證,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幾年,隨著大力復興中華傳統文化,在天安門前,恢復了前門關帝殿;故宮後門的中軸線上,恢復了景山關帝廟;長城之上,重建了居庸關關帝殿......
(詳見朱正明先生《走遍天涯訪關公》專著)
- 上一條: 101 遼寧瀋陽:張大帥府關財神金光燦燦
- 下一條: 103 河北涿州:追尋桃園結義的千年承諾